癌癥的真相與謠言!不管為自己還是為家人,你都該讀一讀!
發布時間:2022-09-23 作者:金港醫藥
瀏覽量: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最新預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癌癥新發病例457萬例,即平均每天超過1.2萬人確診癌癥,每分鐘超過8人確診。人活到74歲,有四分之一的患癌機會。癌癥離我們并不遙遠,但大部分民眾對癌癥防治知識知曉卻很低,談癌色變、道聽途說、諱莫如深、甚至以訛傳訛比比皆是。不少人錯誤地相信“癌癥就是死癥”、“癌癥會傳染”、“活檢會讓腫瘤擴散”等等謬論,而延誤醫治、導致恐慌、妄費金錢……基于此,我們試著對目前常見的謠言集中分辯,探索其真相,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①得了癌癥就是死刑嗎?
不是,在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死于癌癥的數字已經穩步下降。一些癌癥(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狀腺癌)的五年存活率現在為90%或更高。目前所有癌癥的5年生存率約為67%。
男性中18種最常見癌癥中的11種顯示死亡率降低,包括白血病,黑色素瘤,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結腸/直腸癌,食道癌,腎癌,喉癌,肺癌和支氣管癌,前列腺癌和胃癌。其中肺和支氣管癌的死亡率降幅最大。
女性中20種最常見癌癥中的14種表現出死亡率降低,包括白血病,黑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膀胱癌,乳腺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食管癌,膽囊癌,腎癌,肺癌和支氣管癌,口腔癌和咽,卵巢和胃。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死亡率降幅最大。
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數據是基于大量研究的結果。癌癥患者將活多久以及他或她是否會死于這種疾病取決于許多因素,個體化差異很大,包括癌癥是緩慢還是快速增長,癌癥在體內傳播的程度,以及是否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人的整體健康狀況等等。
②癌癥會傳染嗎?
一般來說,不會。
癌癥不是一種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傳染病。唯一的情況是在器官或組織移植時,癌癥可以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接受曾患有癌癥的捐贈者的器官或組織的人可能在將來發生移植相關癌癥的風險增加。然而,這種風險極低 - 每10,000例器官移植中有兩例。要避免使用有癌癥史的捐贈者的器官或組織。
在一些人中,癌癥可能由某些傳染性病毒(例如某些類型的人乳頭瘤病毒(HPV))和細菌(例如幽門螺桿菌)引起。雖然病毒或細菌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它們引起的癌癥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某些傳染因子,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可能會導致癌癥或增加癌癥形成的風險。
總而言之,對于癌癥,應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遵循科學的方式,不相信、不傳播沒有科學依據的信息,不要自己嚇自己,更不要偏聽偏信,耽誤癌癥的治療,關注生命健康,愿你我均擁有健康的身體。
③心態能否決定患癌風險?
我們常常說癌癥性格的人更容易患癌,這是真的嗎?迄今為止,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表明一個人的“態度”與他或她患癌癥的風險有關。如果您患有癌癥,有時會感到悲傷,生氣或氣餒,這是正常的。
積極態度的人可能更有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狀態,運動和情感支持可以幫助您應對癌癥。而心理壓力過大的人,和癌癥之間的明顯聯系可能以多種方式出現。例如,處于壓力下的人可能會出現某些行為,例如吸煙,暴飲暴食或飲酒,這會增加患者患癌癥的風險。
一些數據確實表明,當癌癥患者壓力過大時,會產生無助感或絕望感。這種反應與較高的死亡率相關,這可能是因為消極情緒讓他們感到無助或絕望,在生病時不尋求治療,過早放棄或不遵守可能有用的治療,涉及吸毒等危險行為,或者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④手術或活檢會導致癌癥擴散嗎?
專業活檢不會讓腫瘤擴散。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的穿刺針設計的就像圓珠筆一樣,用筆芯取到腫瘤組織,然后縮回到筆筒里,有效避免了惡性細胞的外漏和種植,具有相當高的安全性,引起擴散的概率不足萬分之一。專業的醫生專業的團隊,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只要能夠嚴格掌握適應癥,熟練掌握穿刺技巧,做好穿刺前準備,病人做好配合并密切觀察術后的情況,穿刺活檢檢查是相當的安全。穿刺活檢能夠協助臨床醫生對病變作出診斷或為疾病診斷提供線索;使了解病變性質、發展趨勢,判斷疾病的預后;驗證及觀察藥物療效,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依據。
⑤手機會導致癌癥嗎?
不會。人們擔心手機致癌主要是因為手機發射無線電波,這是一種非電離輻射。離天線最近的組織可以吸收這種輻射。而癌癥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而手機發出的非電離輻射不會破壞基因的低頻能量。
那么日常生活中真正致癌的其實是高頻電磁場(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這些電磁場位于電磁波譜的電離輻射部分,可以破壞DNA直接或細胞。
而低頻到中頻的EMF,包括靜電場(不隨時間變化的電場或磁場),電線和電器的磁場,無線電波,微波,紅外輻射和可見光。這些EMF處于電磁波譜的非電離輻射部分,不直接損害DNA或細胞。
電磁頻譜顯示所有可能的電磁能頻率。它的范圍從極長波長(極低頻率曝光,如電源線)到極短波長(X射線和伽馬射線),包括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分界線左面都是對人體沒有致癌性的非電離輻射,而右邊是明確為致癌因素的電離輻射。

總而言之,對于癌癥,應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遵循科學的方式,不相信、不傳播沒有科學依據的信息,不要自己嚇自己,更不要偏聽偏信,耽誤癌癥的治療,關注生命健康,愿你我均擁有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