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藥可替代原研藥品發揮相同的臨床作用,能夠降低醫療支出,提高藥品可及性,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我國現代制藥業起步較晚,藥品生產以仿制為主。已批準上市的化學藥中,95%以上為仿制藥,涵蓋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抗腫瘤、抗感染等近30個治療領域,基本滿足公眾臨床用藥需求。按照國務院相關文件要求,在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中,國家將提高仿制藥質量列為重要改革目標之一,對已批準上市的仿制藥,按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原則,分期分批進行一致性評價。幾年來,藥監部門通過建立工作機制、完善審評體系、嚴格評估標準、強化服務指導、優化工作流程,保障了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順利開展。
仿制藥是指與被仿制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的藥品。原研藥品是指境內外首個獲準上市,且具有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數據作為上市依據的藥品。目前,仿制藥的用量在臨床使用上占了多數,但其價格遠低于原研藥。
國家藥監局指出,仿制藥可替代原研藥品發揮相同的臨床作用,能夠降低醫療支出,提高藥品可及性,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指對已經批準上市的仿制藥,按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原則,分期分批進行質量一致性評價。
國家藥監局表示,按照國務院相關文件要求,在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中,國家將提高仿制藥質量列為重要改革目標之一,對已批準上市的仿制藥,按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原則,分期分批進行一致性評價。幾年來,藥監部門通過建立工作機制、完善審評體系、嚴格評估標準、強化服務指導、優化工作流程,保障了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順利開展。
根據2021年12月30日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十三五”時期,我國扎實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公布參比制劑目錄3963個品規,通過一致性評價申請964件278個品種。
“十四五”時期,將繼續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持續推進化學藥品仿制藥口服固體制劑一致性評價,穩步推進化學藥品仿制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健全一致性評價政策和技術標準,更新完善參比制劑目錄,推動仿制藥質量提升。持續跟蹤監督通過一致性評價后的仿制藥質量。